医生科普
文章中心 行业新闻 院内新闻 媒体报道 学术交流 专家科普

及时切除!首查肠镜,竟发现巨无霸肠息肉!

嘉仕恒信 医生科普

微信图片_20250414082138.jpg

58岁的赵叔叔(化名)平时经常抽烟、喝酒,以前从来没做过肠镜检查,这是第一次做,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肠镜显示赵叔叔已经有大约4.0cm接近乒乓球大小的巨大肠息肉!一般来讲,肠息肉大于2cm,就会有超过40%的癌变风险了!

家属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感慨,当场直呼:“这么大的肠息肉,幸好被及时发现了!”

微信图片_20250414082141.jpg

人体结肠的直径起端大约是6cm,逐渐递减,乙状结肠末端直径约3cm,这个多年累积形成的“巨无霸肠息肉”,因为体积过于巨大,几乎占据了赵叔叔三分之二的肠道。

根据赵叔叔的具体情况,我院消化内科专家决定通过ESD技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为其进行治疗。最终,赵叔叔的肠息肉得以完整切除,及时排除了消化道肿瘤风险。


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消化道病变的超级克星


ESD是一项先进的内镜技术,借助内镜专用器械,可将胃肠道病变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被誉为打开胃肠道“第三空间”的利器。

可使患者避免外科手术的创伤,体表无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并保留了消化道器官的完整性,是治疗胃肠道巨大广基息肉、早期癌及粘膜下病变的首选内镜治疗技术。

肠息肉是肠子上“多余的肉疙瘩”,每一颗息肉都有“自己的想法”!

肠息肉泛指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就像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

它的出现可能与感染、年龄、胚胎发育、生活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有的人肠息肉只有1个,也有人会长几百甚至上千个。

大肠是目前发现息肉较为集中的部位。它们大小各异,有的可以小到跟芝麻一样小,也有像板栗那么大的,长得也颇有“自己的想法”,香菇、桑葚等形状都可能是它们的形状。

每个人都会长肠息肉?

为什么体检没查出来?

肠息肉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后,但三十几岁的人也有不少人有,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或者是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的人。

但很多朋友年年体检,为什么没有发现肠息肉呢?

这是因为许多常规体检套餐并不包含肠镜检查,如验血(肿瘤标记物检查)、腹部B超等检查,不能直接发现肠道疾病。

尤其当大肠息肉比较小时,或者受肠道粪便干扰显示不清,往往难以发现和遗漏。

所以并不是每年体检了,肠道就安全了。对于消化道来说,早期发现消化道疾病需要进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胃肠道息肉,还可以组织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而且,绝大多数息肉还可以胃肠镜下直接微创摘除,这是其它检查方法不能实现的。

微信图片_20250414082144.jpg

结直肠癌其实有点“傻”,这些人群40岁前请务必做一次肠镜检查!

相对而言,结直肠癌有点“傻”。它的进化时间相对较长,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完成“瘤变→癌变→进展期癌”的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平均需要10年左右。

如果科学筛查,还是能及早发现并治疗。

是否需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首先要看自己

属于一般人群还是高危人群

>> 一般人群

一般人群应从50岁开始筛查结直肠癌。

也就是说,50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应从40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包括:

1. 有肠炎性疾病史。

2.有长期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史。

3.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胆道疾病、糖尿病。

4.有下腹部放疗史。

5.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除常规筛查外,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黑便、血便等)、消瘦、腹泻、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结直肠癌报警信号的人群,也建议进行肠癌检查。

(本平台内容涉及的医学知识仅供参考,医疗技术、案例等仅供学习交流,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诊疗方法、疾病用药等因人而异,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生。)


上一篇:痛痛痛!夏季泌尿结石高发,正确防治是关键
下一篇:才刚参加工作,00后小伙检出“大息肉”!这些“要命”的习惯不少年轻人都有!
精彩专题更多
新闻动态更多
  • 行业新闻
  • 院内新闻
  • 媒体报道
  • 学术交流

最新!靶向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冬季,随着气温的骤降,人体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血液循环会相应调整,更多血液流向体表以维持体温,这导致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影响其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加之冬季人们普遍食欲增加,偏爱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火锅、烤肉等,这些食物不仅加重胃肠负担,还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发胃炎、胃溃疡等问题。此外,寒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被生动简介地画了出来(转载)

医疗核心制度至关重要,记不住怎么办?1、有个病人来了(首诊负责制)2、有点重,请上级一起看(三级查房制度),3、上级也觉得重,请其他科一起看(会诊制度)4、大家都觉得很重,是个疑难病人(疑难病例讨论制度)5、讨论后决定要手术,谁可以做?(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手术怎么做?(术

2025年妇科医院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近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是否感染甲流?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应该怎么吃?如何做好预防?今天,就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团”整理的数据,一次性给您讲清楚。图片:持续攀升的流感病例,红线代表 2024-2025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中国流感监

年龄29,血压150!你以为这个病离你很远?

说到高血压患者,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老年, 但现实是,高血压正在围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全球,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成人患病率30%-45%。在我国,高血压总体患病率27.5%。18~35岁患者约占30%;36~59岁患者约占35%;≥60岁患者占35%。高血压不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

为中药资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年1月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新增HPV疫苗适应证!这意味着不止9-45岁女性,9-26岁男性也可以按需接种HPV疫苗了。此次新适应证获批标志着在女性接种HPV疫苗的基础上,HPV疫苗将为更多适龄男性提供健康守护。内容摘要1. HPV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全球范围内,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高于女性,不仅会导致感

2022-2026年结石用药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近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是否感染甲流?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应该怎么吃?如何做好预防?今天,就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团”整理的数据,一次性给您讲清楚。图片:持续攀升的流感病例,红线代表 2024-2025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中国流感监

©2025 无锡嘉仕恒信医院

咨询预约电话:0510-88206666

地址:无锡市蠡溪路203号

Icp备案:苏ICP备19001377号

首页

在线咨询

24h电话

夜间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