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 - 疾病百科
疾病概述
概述定义: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破坏症状:对甜酸冷热等刺激有疼痛感,牙齿出现龋洞治疗:早期可以非手术治疗,有缺损后需要修复治疗预后:通过···
详细介绍
概述
  • 定义: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破坏
  • 症状:对甜酸冷热等刺激有疼痛感,牙齿出现龋洞
  • 治疗:早期可以非手术治疗,有缺损后需要修复治疗
  • 预后:通过治疗可以恢复牙齿原始形态和生理功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疾病定义


龋病,俗称蛀牙,是一种牙齿被慢慢腐蚀的疾病。主要是口腔里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把牙齿外层(牙釉质和牙本质)一点点"啃"出小洞。如果放任不管,细菌可能侵入牙神经(牙髓炎),引发剧烈牙痛,甚至感染扩散到牙根周围(根尖周炎)或颌骨。

蛀牙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5-8岁儿童因为爱吃甜食、清洁不到位,乳牙最容易出现蛀洞。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龈组织退化导致牙根外露),暴露的牙根表面更容易被腐蚀(根面龋),所以这个年龄段蛀牙发生率又会明显升高。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我国是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8.5%, 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1.9%。

发病趋势

根据2005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和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数据相比,我国近十年来龋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易感人群

  • 饮食习惯不良者,如喜食甜点、饮料等含糖较多的食物;
  • 口腔卫生欠佳者,如没有刷牙习惯或坚持不好;
  • 抗龋能力较差者,如唾液分泌较少、牙齿排列不整齐等。

疾病类型

按病变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

多见于儿童或易感个体,其病程发展速度较快,病变组织颜色呈浅黄色,质地较软且湿润,用挖器易去除,因此又称之为湿性龋。

慢性龋

一般龋病都属于此类,其进程发展缓慢,病变组织颜色呈黑褐色,质地较干硬,又称干性龋。

静止龋

原有致病条件发生改变,病变停止进展并再矿化,成为静止龋。

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

点隙窝沟龋

主要发生在牙的点隙沟裂处的龋。

平滑面龋

除外窝沟外的牙面发生的龋。主要发生在上颌前牙唇面新生带的龋,特称为线性釉质龋。

根面龋

主要发生在根面的龋。

按病变深度分类

浅龋

龋坏限于釉质,一般无明显龋洞,无自觉症状,探查也无反应。

中龋

龋坏已到达牙本质浅层,一般有龋洞,对外界刺激可有敏感症状。

深龋

龋坏已到达牙本质深层,有较深龋洞,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中龋重,无自发痛。

病因

1962年,Keyes等人通过实验证明,龋病的发生需要同时存在细菌、饮食、宿主三方面的因素,即龋病的三联因素论,这一观点逐步被口腔医学界所认同。到1976年,Newbrun在三联因素论的基础上又加了时间因素,被人们称做四联因素论,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基本病因

只有在细菌、饮食、宿主、时间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龋洞。

细菌

细菌为龋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口腔内的细菌种类较多。

常见的致龋菌主要有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和放线菌等。变异链球菌和放线菌的产酸力都比较强,可造成牙质局部脱矿,导致龋病病变。变形链球菌能使牙齿光滑面发生龋病,放线菌能造成窝沟龋,而乳酸杆菌则会加速龋病的发展。

饮食

进食含糖(特别是蔗糖)较多的食物,糖可滞留于牙齿隐蔽部位,细菌利用糖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可造成釉质脱矿,从而导致龋病的发生。

宿主

主要有牙齿和唾液两方面因素。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或者重叠均会增加龋病的发生风险。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它的质与量的变化,抗菌系统的改变以及缓冲能力都与龋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时间

龋病的发展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从菌斑形成到牙质脱矿再到龋洞的全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时间。

诱发因素

牙齿发育期(从婴儿出生到6个月)蛋白质缺乏可导致唾液腺的发育异常,从而使牙齿丧失唾液的保护,容易发生龋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开始萎缩,牙根面外露,容易使细菌聚集,常常造成根面龋。

症状

健康的牙齿表面应该是完整、光滑、有光泽的。龋病患者的牙齿在发病早期可能会出现白色斑块或黄褐色斑点,此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中期以后患者会出现对冷、热、甜、酸敏感的现象,同时牙齿外观上会发现有龋洞。

随着病程的发展龋洞也会越来越大,甚至还可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颌骨炎症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最终可能导致牙齿丧失。

典型症状

初期症状

牙齿表面开始有无光泽的白色斑块或因着色而呈现黄褐色,一般无明显龋洞。

中期症状

龋病若没有及时治疗,则会慢慢形成龋洞,此时会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塞等)比较敏感,遭受刺激容易感到酸痛,刺激去除后症状即消失。

后期症状

一般龋洞比较大,龋损已达到牙本质深层,用牙科医生的探针或牙签等物体触碰有明显疼痛感,对外界刺激可出现比中期更明显的疼痛反应。

就医

当进食冷、热、甜、酸的食物时,牙齿有酸痛感并发现有龋洞,应及时就医。龋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如不进行治疗,其病程发展将一直延续,进一步对牙齿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诊断依据

牙齿实质性的缺损,可以看到或探到龋洞,在探诊时,洞底比正常牙组织软,X线片可以发现病变部位的密度比周围正常组织明显降低。

就诊科室

口腔科

相关检查

视诊

观察牙齿有无颜色改变以及有无空洞形成。

探诊

当牙齿有龋洞出现时,可探测龋洞大小、深度以及有无穿髓等现象。

牙髓活力温度测试

当牙齿对酸甜冷热刺激有疼痛感时,可以帮助确定牙髓状态。

口腔X线检查

当牙齿的龋洞不易被视诊和探诊发现时,可借助口腔X线片确定龋洞的深度及其与牙髓腔的关系。

光纤维透照

采用光导纤维术照射牙齿,以检查邻面是否存在龋洞。

鉴别诊断

龋病需与牙齿过敏症、慢性牙髓炎相鉴别。

牙齿过敏症

牙齿过敏症为对酸甜、冷热以及机械作用(刷牙,咬硬物)有酸痛症状。用探针在牙面滑动可找到过敏区,但是牙齿无龋洞。

慢性牙髓炎

其症状为不定期自发痛、激发痛及食物嵌塞痛,较严重,且疼痛有延续性,有轻度叩痛。

治疗

龋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针对龋损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早期釉质龋未出现牙体组织缺损的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一旦出现组织缺损,需采用修复治疗的方法。

一般治疗

  • 刷牙、使用牙线、间隙刷、餐后漱口等方法有效清除菌斑;
  • 健康饮食,控制糖的摄入,减少糖的进食频率,进食后要清水漱口或刷牙,鼓励进食含纤维的食物;
  •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高危人群增加就诊频次;
  • 使用氟化物。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口腔科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治疗操作过程中的外用药;必要时也会予以口服、含服等药物。

氟化物

使用氟化物防龋,即用于窝沟封闭及初期龋的预防性充填。常用的氟化物有75%氟化钠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溶液等,氟化物对软组织无腐蚀性,不会使牙变色,安全有效,前牙后牙均可使用。

氟化铵银

使用氟化铵银制剂处理龋洞,可使龋损停止进展。氟化铵银会使牙齿变黑,一般多用于乳牙。

手术治疗

银汞合金充填术

龋病发展造成牙体组织的实质缺损,是不能进行自行修复的,必须选择充填术来治疗,以达到恢复牙齿原有形态和功能的目的。通过手术去除牙齿的龋坏组织,制备成一定洞形,经隔湿、消毒、垫底,再选用银汞合金充填材料修复缺损。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

是指以复合树脂为填充材料修复牙齿缺损的技术。复合树脂最突出的优点是美观,能与牙齿进行最佳配色,与牙体组织形成粘接固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牙色修复材料。适用于前牙和大面积龋损牙齿的修复。

嵌体修复术

当牙体组织缺损较大时,可进行嵌体修复。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组织内部,恢复牙体缺损形态和功能的冠内固位体。嵌体具有机械性能优良和美观的特点,可以较好恢复咬合面形态和邻面接触关系,消除食物嵌塞。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再矿化疗法

用再矿化制剂使已经脱矿的牙釉质再次矿化,恢复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适用于光滑面的早期龋、白垩斑或褐斑。再矿化液的配方中含有不同比例的钙、磷和氟,其中钙与磷的含量和比例对龋损的矿化效果有明显影响,一般认为钙磷之比为1.63时再矿化效果较好。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早期窝沟龋的有效防治方法。牙齿咬合面在发育过程中会形成形态不一的窝沟,细菌、食物残渣最常堆积其中,封闭剂通过隔绝窝沟与口腔环境,阻止细菌、食物残渣等进入,达到防治的目的。

窝沟封闭剂主要由树脂、稀释剂、引发剂及一些辅助成分,如填料、氟化物、染料等组成,其中树脂是封闭剂的主体材料。

预后

龋病会使牙齿硬组织发生进行性破坏,龋洞一旦形成,就不会自行修复。但通过修复治疗可以恢复牙的原始形态和生理功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并发症

意外露髓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髓腔异常或操作不当都可引起牙髓暴露。青少年或者成年人穿髓孔较小的可尝试盖髓,穿髓孔较大或深龋坏露髓者可做牙髓摘除术。

充填后疼痛

充填后疼痛可分为牙髓性疼痛和牙周性疼痛。

  • 如果诊断为牙髓炎,则进行牙髓治疗,青少年的早期牙髓炎可试做活髓保存。
  • 如果牙周组织受损,如充填材料在牙龈边缘形成悬突,刺激牙龈或食物嵌塞,则需拆除重新充填。如果充填材料过高,咬合时有早接触,并引起咀嚼疼痛时,可以适当磨除高点。

充填体折断、脱落,牙齿折裂

充填体可能在治疗后发生折断或脱落,须去除并重新充填治疗;还有发生残留牙齿折裂的情况,如果不可修复时,应予以拔除。

继发龋

备洞时未将龋坏组织除净,可导致充填后龋损继续发展。如发生继发龋,应先去除充填物,去净龋损组织,重新进行充填。

日常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变化。食品的精细化,含糖食品的增多等都会导致龋病发病率的增加。平时要多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做牙齿检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发现牙齿有龋损现象,要及早就医,以防龋损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牙齿的缺失,影响消化功能及身体健康。

家庭护理

进行龋病治疗后,应听从医嘱。补牙后如出现轻微疼痛,可先观察,如疼痛进一步加重,出现咬合痛或自发痛,应及时复诊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要尽量少吃致龋食物,如糖果、糕点、含糖饮料等。应该多摄取有助于控制牙菌斑的自洁性食物,如新鲜蔬菜及富含纤维的食品。两餐间吃甜食会明显增加龋病的发病率,要尽量避免。

成人可以选择含氟量较高的牙膏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可挤出黄豆粒大小的牙膏,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建议牙刷每月更换一次。餐后使用漱口水去除食物残渣及口腔细菌,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

儿童4岁前不要使用含氟牙膏,4~8岁可以选择一些含氟较低的牙膏,以免误食,使体内氟化物累计过多。

特殊注意事项

儿童进行窝沟封闭之后应半年后进行复查,观察封闭剂保留情况,脱落时应重做封闭。

预防

 一级预防

  • 口腔检查: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合理摄取营养,每年洁牙一次以及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 保持口腔清洁:去除牙菌斑,其中刷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手持牙刷柄,刷毛倾斜45°角,将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刷上牙时向下刷,刷下牙时向上刷,牙的内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
  • 使用氟化物:如含氟漱口水、牙膏等。
  • 窝沟封闭:儿童可在3~4岁(乳磨牙)、6~7岁(第一恒磨牙)、11~13岁(第二恒磨牙)这几个年龄段进行窝沟封闭,将易于产生龋病的点隙裂沟封闭,起到屏障作用,从而防止龋病的发生。此法为儿童青少年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二级预防

重视龋病的早期防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止龋病的继续发展和加重。

三级预防

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出现自发痛、叩痛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症状。

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治疗专家

倪柳丰

主治医师

李文凤

执业医师

相关文章推荐更多
上一篇:口腔溃疡
下一篇:牙结石
精彩专题更多
精选科普更多
胃酸、胃痛、胃胀......这些“预警信号”必须重视!

胃酸、胃痛、胃胀......这些“预警信号”必须重视!

深夜加班时,一顿宵夜就让胃里“翻江倒海”?朋友聚会大快朵颐后,却因腹胀反酸难以入眠?工作压力一大,肠胃就跟着"闹情绪"?胃痛、胀气、反酸不是“小事”!肠胃发出的这些预警信号,你读懂了吗?01什么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病

痛痛痛!对付“小石头”科学诊疗是关键

痛痛痛!对付“小石头”科学诊疗是关键

肾结石有多痛?没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医生说像有把刀在钻你的肠子,我觉得不仅如此,好像还要把你的肠子全部揉成一团,连根拔起。”“同事加班时肾结石发作,疼得用肚子去撞办公桌的角!撞不动了就把肚子顶在桌角上疼得说不出来话,甚至打不了120。”深夜,无锡嘉仕恒信医院的结石急诊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平静

警惕!高温来了,静脉曲张患者该如何度夏

警惕!高温来了,静脉曲张患者该如何度夏

炎炎夏日短裤、短裙纷纷登场但有一群人却为腿上“蚯蚓状”的青筋困扰静脉曲张患者夏季是静脉曲张的高发季节高温、久坐、脱水等因素都会让下肢静脉“压力山大”为什么夏季静脉曲张更严重如何科学预防和缓解高温天气是如何影响静脉系统的?当我们身体的体温过高时,身体会试图降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更多的血液输送到皮

10年复发率高达80%,如何应对“卷土重来”的结石

10年复发率高达80%,如何应对“卷土重来”的结石

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结石患者抱怨,好不容易这次把结石清干净了,没过几年又复发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停地长结石?据国内相关文献统计,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非常高,5年复发率为30%-50%,10年复发率更是高达60%-80%。那为什么我们会长结石呢?如何减少或者避免结石复发?要战胜你的敌人,必须要了解它,也就是“知己知

©2025 无锡嘉仕恒信医院

咨询预约电话:0510-88206666

地址:无锡市蠡溪路203号

Icp备案:苏ICP备19001377号

首页

在线咨询

24h电话

夜间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