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 - 疾病百科
疾病概述
概述定义:牙齿表面沉积的钙化菌斑和软垢症状:牙变黄变黑,牙龈出血、萎缩,口臭治疗:洗牙,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预后:洗牙后能恢复至正常,但容易复发···
详细介绍

概述

  • 定义:牙齿表面沉积的钙化菌斑和软垢

  • 症状:牙变黄变黑,牙龈出血、萎缩,口臭

  • 治疗:洗牙,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

  • 预后:洗牙后能恢复至正常,但容易复发

疾病定义


牙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附着着硬质的黄色或褐色沉积物。它由口腔里的细菌薄膜(菌斑)和食物残渣混合而成,这些物质在唾液作用下逐渐变硬,就像水壶里的水垢一样粘在牙齿上。尤其容易堆积在牙齿缝隙、牙龈边缘等不容易清洁到的位置。

刚形成的牙结石质地较软,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得坚硬。一旦形成,普通的刷牙很难彻底清除,反而会在表面滋生更多细菌,可能引发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问题。如果长期不处理,还可能破坏牙齿周围的支撑组织。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到口腔诊所使用超声波洁牙器等专业工具才能有效去除。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牙结石。

流行病学

根据2018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这些中老年人群牙周健康和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其中35〜44岁人群中,牙石检出率达到96.7%,55〜64岁人群中,牙石检出率达到96.4%,青少年的情况更好,但牙石检出率也达到了73.6%。

由此可见,牙结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口腔问题,但由于人们口腔卫生意识的增强,其发病率会逐渐下降。

疾病类型

根据牙结石沉积的部位不同,以牙龈边缘为界,可分为溃疡上牙石和龈下牙石。

石膏上牙石

沉积在牙龈边缘上方的齿表面,肉眼直接可看到,呈黄白色,或者因吸烟或食物着色而呈深色。

石榴下牙石

沉积在牙龈边缘以下的牙表面,肉眼看不到,需用牙科医生的探针才能查到,有时在X线片上也可见,呈褐色或黑色。

病因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口腔卫生状况不好,口腔内就会存在很多细菌,它们与食物中的蛋白质和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混合,形成一种叫作牙菌斑的黏性薄膜,它会附着在牙齿及填充材料上。如果牙菌斑停留在牙齿上不及时清除,慢慢沉积得越来越多就会钙化成牙结石。

基本病因

形成过程

牙菌斑和软垢需要通过钙化过程变成牙石,其形成的速度、分布位置和硬度因人而异,一般在牙菌斑形成后1~14天内开始钙化,逐渐形成牙结石,刚形成的牙结石质地较软,经过一段时间的钙化会慢慢变得坚硬,并且牢固附着于牙面上,发展成坚硬牢固的陈旧性牙结石需要数月至数年。

牙石钙化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钙化的核心

钙化物质沉积首要条件是具备钙化的核心,其主要组成物质为牙菌斑中的细菌、上皮细胞、细胞间质以及食物碎屑。

矿物质沉积

  • 唾液在从导管口进入口腔的过程中,其二氧化碳的张力随之降低,使唾液呈碱性,促使钙、磷等离子析出而沉淀于牙齿表面。这是龈上牙石的主要形成原因。

  • 口腔内的细菌代谢使唾液呈碱性,促使唾液中的蛋白质溶解活性升高,产生钙盐和磷盐,沉淀于牙齿表面。

  • 龈下牙石主要来自于龈沟渗出液中的矿物盐的析出沉淀。

诱发因素

个人因素

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粗糙,更易于牙石的沉积。

饮食因素

平时喜欢吃较软且带黏性的食物则易于牙石的沉积。

生活习惯

吸烟会使菌斑和牙石更易于沉积在牙齿表面。

症状

牙齿表面附着的牙菌斑没有及时清理,就会变硬形成黄白色至棕黑色牙石,沉积在牙齿上特别是牙颈与牙龈交界处。其表面会聚集细菌,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导致口臭、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

典型症状

龈上牙石

分布在牙龈缘以上的牙面,呈黄白色至深色。一般体积较大,在唾液腺导管开口相对应的牙面上沉积较多,如上颌第一磨牙颊面和下颌前牙的舌面。

龈下牙石

分布在牙龈缘以下的根面,肉眼看不到,需用探针或X线才能检查到,呈褐色或黑色,较龈上牙石体积小,且更坚硬牢固。龈下牙石可见于大多数牙周袋内,在牙龈缘以下分布较均匀,但以邻面和舌、腭面分布较多。

伴随症状

口腔出现牙结石的患者,一般都存在口腔卫生保持不好的情况,如果口腔清洁不到位,部分患者可伴随口臭、牙龈出血、牙龈退缩等症状。 

就医

当口腔内出现牙龈出血、红肿、异味以及牙齿表面附着黄白色或棕黑色牙垢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更多口腔疾病的发生。

医生常根据以下标准,进行确诊。

  • 当牙龈以上牙齿表面有可直接观察到的黄白色或棕黑色牙垢时,可诊断为龈上牙石;

  • 用探针或X线检查出牙龈以下的牙齿表面附着黑褐色牙垢,可诊断为龈下牙石。

就诊科室

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牙周科。

相关检查

视诊

观察牙齿表面是否有牙菌斑和牙结石以及牙龈的颜色、状态。帮助判断牙结石的程度和是否存在牙龈炎症。

探诊

用探针检查牙龈以下是否存在牙结石,帮助选择治疗方法。

X线检查

观察是否有龈下牙石的存在。

鉴别诊断

有牙结石者牙齿本身并未受到损害,只是牙石附着在牙齿表面,洁治之后就可将其清除,露出正常牙面,但氟牙症和四环素着色牙是由牙齿本身发生改变导致的,洁治之后不会有任何改变。

治疗

牙结石的治疗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菌斑的控制,以减少牙结石的形成和细菌对牙龈的侵害;另一方面用洁治的方法清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结石。防治结合才能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一般治疗

刷牙:虽然日常的刷牙不能完全去除已经形成的牙结石,但它可以有效预防新的牙结石生成。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

牙线或牙间隙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清除牙齿之间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减少牙结石形成的原料,起到辅助预防的作用。

维护口腔健康: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牙结石的重要措施。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都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牙结石的形成。

饮食调整:减少高糖、高淀粉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也有助于预防牙结石的形成。

龈上洁治术(洗牙)

也称为洗牙,是清除龈上菌斑和牙石的主要方法。常用洁治术的机械主要有手用洁治器和超声波洁牙机两种,因为用超声波洁牙机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达到和手动洁治器相同的治疗效果,所以临床常使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治疗。通过超声波洁牙器的高频震动,将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击碎并冲洗下来。洗牙后,牙齿表面会变得更加光滑,有利于减少菌斑和牙结石的再次附着。

医生用超声波洁治器在附着牙结石的牙面来回移动,利用超声波振碎牙结石,同时会有水雾不断喷出,将振碎的牙结石冲洗干净。牙齿上色素沉淀严重者还需要进行喷砂、抛光,以去除牙面上细小的牙结石碎屑和残留的菌斑、色素,达到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再次附着牙面的目的。

龈下刮治术

对于已经深入到牙龈下方的牙结石(龈下结石),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龈下刮治术是清除龈下菌斑和牙石的主要方法。这一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口腔医生操作,通过特殊的器械将龈下的牙结石和菌斑刮除干净。着重于去除牙周袋内细菌、牙石,消除牙龈炎症以及控制附着丧失的进展。龈上牙石经常会延伸到龈沟或牙周袋内,与较浅的龈下牙石相连,因此在洁治时应同时去除龈沟内的牙石。龈下牙石较龈上牙石更为坚固紧密地附着于牙面,导致牙周疾病。

龈下刮治术具体操作与龈上洁治术大致相同,但因为龈下牙石肉眼不能直接看到,所以会在治疗前和治疗中不断用探针检查牙周袋和牙齿根面,以确定牙石量和牙石是否清除干净。

确定牙石清除干净后,再用手持器械进行根面平整术去除牙根表面软化的部分,达到使牙面变光滑的目的,最后再用3%过氧化氢液对牙周袋内进行冲洗,将残余的牙石碎片以及肉芽组织清除干净。

治疗前需注意

  • 超声洁治术不可用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以免因电磁辐射的干扰造成眩晕及心律紊乱等症状。但新型起搏器具有屏障功能,不会受电磁辐射的干扰,明确心脏起搏器的类型很重要。

  • 对装有钛种植体的患者不可以使用有金属头的超声波器械。因为金属头会损伤钛种植体表面结构,致使菌斑易于沉积。

  • 在超声洁治术开始前须用抗菌液(如3%过氧化氢液等)含漱1分钟后吐出,以达到减少喷雾中细菌的数量,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如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不宜使用超声波洁牙,以避免病原菌随喷雾进入到空气中污染诊室环境。

  • 深层的龈下牙石通常需等待牙龈炎症减轻、出血减少时,再进行龈下刮治。

治疗后须知

  • 1周内可能会有牙龈出血,牙齿遇到冷风、冷水刺激有酸软感,可吐出少量细小结石均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 1周内,不要吸吮、舔牙龈,让牙龈更好地恢复。

  • 若牙龈出血不止或出现肿痛情况,应及时复诊。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后

在通过菌斑控制和洗牙治疗后,一般预后效果较好,牙齿可恢复到正常状态。但如果后续不能坚持进行菌斑控制,牙结石还会再次生成。

并发症

牙龈炎

牙结石会刺激牙龈,妨碍正常的口腔清洁,同时其表面覆盖有大量菌斑,会损害牙龈,导致牙龈炎的发生,出现牙龈红肿、口臭等症状。通过控制菌斑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通过洗牙的方法去除牙结石),1周左右炎症就会消退。

牙周炎

在出现牙龈炎的症状之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牙周炎的发生,使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遭到破坏,如牙周袋的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的吸收,随着病程的进展牙齿会松动、移位,牙龈萎缩、肿胀疼痛,最终可导致牙齿的丧失。

日常

口腔卫生状况不佳,会导致牙菌斑附着牙齿表面,停留时间较长,就会慢慢矿化成为牙石,单纯刷牙无法去除,必须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清洁维护。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牙结石生成的有效方法。

家庭护理

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就要有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

  • 要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口腔清洁,牙刷刷毛要选较软的,至少每3个月更换1次,也可以考虑使用电动牙刷。

  • 牙膏可以选择含氟量较高的,氟化物可以抑制细菌和蛋白质吸附牙面,从而减少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日常生活管理

  •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

  • 保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

  • 减少食用较软且带黏性的食物,如改变起来有困难,应在吃完之后,认真清洁口腔。

  • 改变个人不良习惯,如吸烟等。

  • 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手持牙刷柄,刷毛倾斜45°角,将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刷上牙时向下刷,刷下牙时向上刷,牙的内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

日常病情监测

在经过治疗以后,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牙菌斑和牙石再次生成,如果口腔开始出现牙石或者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应尽快进行复诊。

特别注意事项

  • 特殊人群(幼儿、口腔术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者)的口腔护理,需要有他人的帮助来控制菌斑。因此,针对不同的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

  • 对于一些活动不方便,或因疾病卧床者,有条件时,最好选择电动牙刷。

  • 对于昏迷患者或植物人,可由他人用棉签或牙刷蘸取化学抗菌剂(如碘剂、氟化物)擦洗牙面和口腔,每天2~3次。

  • 幼儿在乳牙萌出后可由家长用棉签或软塑料刷为其擦拭牙面,年龄稍大后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对于口腔术后患者,如能张口者除用漱口剂含漱外,对手术区以外的牙面仍需用常规刷牙来控制菌斑。

预防

牙结石的预防主要是控制菌斑,增强口腔卫生意识,认真刷牙,早晚2次,每次3分钟。饭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对不易去除的食物残渣、软垢及菌斑,用牙线或牙刷进行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6个月进行1次洗牙。

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治疗专家

倪柳丰

主治医师

李文凤

执业医师

相关文章推荐更多
上一篇:龋病
下一篇:智齿冠周炎
精彩专题更多
精选科普更多
胃酸、胃痛、胃胀......这些“预警信号”必须重视!

胃酸、胃痛、胃胀......这些“预警信号”必须重视!

深夜加班时,一顿宵夜就让胃里“翻江倒海”?朋友聚会大快朵颐后,却因腹胀反酸难以入眠?工作压力一大,肠胃就跟着"闹情绪"?胃痛、胀气、反酸不是“小事”!肠胃发出的这些预警信号,你读懂了吗?01什么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病

痛痛痛!对付“小石头”科学诊疗是关键

痛痛痛!对付“小石头”科学诊疗是关键

肾结石有多痛?没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医生说像有把刀在钻你的肠子,我觉得不仅如此,好像还要把你的肠子全部揉成一团,连根拔起。”“同事加班时肾结石发作,疼得用肚子去撞办公桌的角!撞不动了就把肚子顶在桌角上疼得说不出来话,甚至打不了120。”深夜,无锡嘉仕恒信医院的结石急诊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平静

警惕!高温来了,静脉曲张患者该如何度夏

警惕!高温来了,静脉曲张患者该如何度夏

炎炎夏日短裤、短裙纷纷登场但有一群人却为腿上“蚯蚓状”的青筋困扰静脉曲张患者夏季是静脉曲张的高发季节高温、久坐、脱水等因素都会让下肢静脉“压力山大”为什么夏季静脉曲张更严重如何科学预防和缓解高温天气是如何影响静脉系统的?当我们身体的体温过高时,身体会试图降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更多的血液输送到皮

10年复发率高达80%,如何应对“卷土重来”的结石

10年复发率高达80%,如何应对“卷土重来”的结石

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结石患者抱怨,好不容易这次把结石清干净了,没过几年又复发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停地长结石?据国内相关文献统计,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非常高,5年复发率为30%-50%,10年复发率更是高达60%-80%。那为什么我们会长结石呢?如何减少或者避免结石复发?要战胜你的敌人,必须要了解它,也就是“知己知

©2025 无锡嘉仕恒信医院

咨询预约电话:0510-88206666

地址:无锡市蠡溪路203号

Icp备案:苏ICP备19001377号

首页

在线咨询

24h电话

夜间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