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已至,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天气闷热潮湿,各类细菌、病毒、蚊虫等生长繁殖加快,引发和传播各类传染病的风险升高,食源性疾病也进入多发季节。
此外,6月还是高考、中考的时间,也提醒广大考生应注意营养均衡,保持规律作息,以最佳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考试,这里无锡嘉仕恒信医院提前祝愿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下面,就用几分钟时间,跟着一起了解一下6月防病要点吧!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于5岁及以下婴幼儿,其中1~2岁组发病率最高。高发季为4~6月份,平均潜伏期为3~5天。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病情较轻,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症状,还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表现。
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等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2. 保持家庭环境干净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勤晒衣被。定期清洁、消毒儿童接触频繁的物品。3.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包括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4. 接种EV71疫苗不仅可有效预防由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还可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二、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故称“百日咳”。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因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于婴幼儿,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预防措施
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更加易感。自然感染百日咳或疫苗免疫均不能获得终生保护,人群获得的免疫保护随时间衰减。随着时间推移,易感人群逐步积累,疾病传播风险增加,导致发病人数上升。
佩戴口罩是预防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特别是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居民特别是婴幼儿出现持续性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应及时就诊,通过及时规范治疗,降低传播及重症的风险。
三、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热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疼痛、皮疹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最有效措施。 近年来,全球登革热流行地区登革热疫情较往年同期呈显著升高。目前我省已经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5-10月份),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蚊媒滋生活动频繁,为登革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人员流动增加,境外输入和国内跨地区溢出风险加大,我省发生输入和本土登革热疫情暴发和流行的风险逐渐升高。
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注意使用蚊帐、灭蚊剂等产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在家中注意翻盆倒罐,清理各类无用积水,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整洁。2.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建议穿浅色长衫长裤,在身体裸露部位要涂抹防蚊产品,避免在蚊虫活动活跃的地方如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
3.从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本地后,若2周内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说明外出史。若确诊登革热后,应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